来源:保定晚报作者:时间:2024-09-21 10:48
□方言
近日有多位车主反映,他们的汽车经常被贴二维码贴纸,扫码后发现竟然是涉黄“小广告”。这些贴纸很难清理,而且撕下来没过两天就又被贴上了。车主呼吁相关部门加强整治二维码涉黄“小广告”的乱象。(9月6日《保定晚报》)
在车辆的后视镜、门把手、窗玻璃、雨刷上,常常会有各种“小广告”卡片或不干胶贴纸出现,开车的恐怕都有过爱车被“小广告”骚扰的经历。这些“小广告”多被车主一扔了之,不会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,只会污染环境,给环卫工人徒增麻烦。
在车辆上夹塞或粘贴商业广告显然是一种违法行为。《广告法》第四十三条规定,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,不得向其住宅、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。而最近《保定晚报》报道的汽车反复被贴二维码“小广告”,不仅违反了《广告法》,更涉嫌色情、赌博以及网络诈骗等多种违法行为。
这些二维码纸片都印有不雅文字信息,属少儿不宜,内容很低俗,这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们非常气愤。据报道,一旦扫描了卡片上的二维码,立刻就跳出不雅网站,其背后是网络诈骗的新型“引流”套路。不法分子通过此类型的小卡片进行赌博、刷单、聊聊等方式进行诈骗,下载了很容易被骗钱。
令许多车主市民烦心的是,被粘贴在车身上的不干胶“小广告”清理起来非常困难,旧的还没清理干净,新的就又贴上了。
汽车反复被贴上二维码“小广告”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公害,需要相关部门认真排查,加强整治。当然,希望广大车主对此不能仅是抱怨,要有一种较真精神,肩负起“主人”的责任,正如警察回复的那样,“市民可直接报警”。平时多留意粘贴小广告的相貌特征和衣着打扮并及时报警。只有齐抓共管,才能让任性的“小广告”彻底终结。